新鄉學院專升本
新鄉學院是一所位于中國河南省新鄉市的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49年成立的太行公立新鄉師范學校。2007年,學校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并在2014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9年,新鄉學院獲批成為河南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截至2021年4月,新鄉學院占地面積2158畝,校舍面積近77萬平方米。學校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3.95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202萬冊、電子圖書160萬余種、中外文報刊1520余種、各種數據庫50種。學校設有24個二級學院、18個科研機構,開設有67個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教職工人數為1800人,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2.63萬余人,成教生1.7萬余人。
新鄉學院在2024年的專升本招生中,公布了普通類、原建檔立卡、退役大學生士兵三個計劃的招生人數,合計招生2570人。其中,普通計劃2250人,原建檔立卡計劃50人。學校秉持“開放、包容、求實、創新”的校訓,致力于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并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果。
專升本招生專業涵蓋了廣泛的學科領域,包括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醫學等。學校還特別強調了對專升本學生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在創新創業和學科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新鄉學院的專升本招生章程詳細規定了招生政策、錄取規則、收費標準等信息,為有意報考該校的學生提供了詳盡的指南。學校還提供了多種聯系方式,包括招生咨詢電話、監督電話、電子郵箱、學校網址等,以便考生和家長咨詢相關信息。
綜上所述,新鄉學院作為一所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和現代化教育設施的高校,為專升本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發展機會。
專升本可以報考哪些大學
專升本可以報考的大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這些:
1. 廣州南方學院
2. 廣州新華學院
3.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
4. 廣州華商學院
5. 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
6. 廣州工商學院
7.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
8.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9. 廣州軟件學院
10. 廣州商學院
11. 珠海科技學院
12. 廣州理工學院
13. 廣東培正學院
14. 廣州白云學院
15. 廣州華立學院
16. 廣東理工學院
17. 東莞城市學院
18.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19. 肇慶學院
20. 韶關學院
21. 東莞理工學院
22. 韓山師范學院
23.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
24. 廣東東軟學院
25. 湛江科技學院
26. 深圳科技大學
27.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28. 嶺南師范學院
29. 惠州學院
30.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
31. 廣東科技學院
32. 廣州美術學院
33. 廣東金融學院
34.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35.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36. 廣東醫科大學
37. 嘉應學院
38. 五邑大學
39.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40. 廣東財經大學
這些大學均在廣東省,并且發布了2024年的普通專升本招生簡章。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和地域偏好選擇合適的大學進行報考。也提到,所有全日制專科大學都可以專升本,考生們可以報考公辦、民辦院校。但是部分省份統招專升本不能報考985、211院校。
新鄉學院簡介
新鄉學院是位于河南省新鄉市的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太行公立新鄉師范學校。2007年,經教育部批準,由原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平原大學、新鄉市教育學院合并升格為本科院校。2014年,學校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9年,學校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21年,學校獲批河南省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高校、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碩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培育單位,2022年獲批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專項招生計劃資格。
學校秉持“開放、包容、求實、創新”的校訓,樹立“以人為本,厚德強能,開放創新,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校園占地面積2063畝,校舍面積近8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5.54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210萬冊、電子圖書65余萬冊。學校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關鍵環節,科學設置學科專業,建有24個二級學院、18個科研機構、68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醫學9大學科門類。
新鄉學院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教職工1908人,專任教師1536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587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1206人,“雙師雙能型”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近50%。學校現有院士工作站、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8個,國家級科研平臺“智能起重裝備工業設計中心”1個。學校積極開展科研及服務地方工作,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重大專項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396項,獲得地廳級以上科研獎勵744項,被SCI、EI、CSSCI等收錄或轉載論文1284篇,獲得國家專利891件。
新鄉學院以培養“思想品德好,專業知識精,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