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沒出息的職業
以下是被提及的一些被認為“最沒出息”的職業:
1. 殯儀人員:盡管工資較高,但與人交流時往往避免談論工作。
2. 長途車司機:工作性質導致經常不在家,可能影響家庭生活。
3. 搬運工:辛苦且隨著年齡增長可能難以繼續從事。
4. 操作工:工廠工作辛苦,收入不高。
5. 漁民:長期在海上工作,家庭生活可能受影響。
6. 門衛保安:給人得過且過的印象,缺乏發展前景。
7. 跑船人:長期水上工作,影響家庭生活。
8. 醫生:盡管是專業職業,但學習強度高,工作壓力大。
9. 模特:工作環境艱苦,飲食受限,職業壽命可能較短。
10. 清潔員: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該職業的需求可能會減少。
還有一些職業被認為未來可能沒有前途,例如:
- 司機:由于無人駕駛技術的普及,司機的需求可能會減少。
- 中介:信息時代減少了信息不對稱,中介的作用可能會降低。
這些觀點來源于網絡信息,并不代表所有情況下的普遍看法,職業價值和個人發展機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個人能力、市場需求和個人職業規劃等。
未來什么行業最吃香
未來吃香的行業涵蓋了多個領域,根據上述網上,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行業:
1. 生產制造和醫療健康行業:生產制造行業在2023年融資事件達到2425次,融資額達到1133.4億元,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醫療健康領域則受益于人口老齡化和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迎來了發展機遇。
2. 汽車交通行業: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智能化交通系統的逐步完善,汽車交通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2023年汽車制造行業融資額高達857.1億元,顯示了行業的熱度。
3. 人工智能: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之一,人工智能行業站在了發展的風口之上。
4. 移動互聯網、知識工作自動化、物聯網、云計算、先進機器人、自動汽車、下一代基因組學、儲能技術、3D打印、先進油氣勘探及開采、先進材料、可再生能源等行業,均被看作是未來十年最有前景的技術領域。
5. 消費品及零售、物流運輸、科技、傳媒與電信、能源與資源等行業也被認為是具有潛力的熱門行業。
6. 專用計算機設備行業:盡管近年來面臨挑戰,但隨著工業自動化、物聯網、人工智能、醫療設備等領域的發展,專用計算機設備行業的前景仍然被看好。
7. 云服務行業:作為提供計算能力、存儲空間、數據庫、應用程序等資源的行業,云服務行業的研發投入和市場潛力巨大。
8. 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創紀錄的增長之后,新能源汽車行業預計將繼續高歌猛進。
9. 航空航天領域:隨著重點航空裝備梯次放量,以及全球衛星發射數量的快速增長,航空航天領域有望進一步釋放活力。
10. 油氣產業: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能源轉型為中國油氣產業帶來新的機遇,化工新材料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獲得大力發展。
11. 人工智能、數據分析、云計算、健康科技等行業在2024年可能成為熱門領域。
12. 根據《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未來就業轉型需要通過教育、技能再培訓和社會支持機制來實現,這表明與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行業將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這些行業的共同特點是技術創新活躍、市場需求增長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大。不過,具體選擇哪個行業還需要根據個人的興趣、專業背景和市場需求來決定。
十大最緊缺職業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以下是全國最緊缺的職業排行中的前十位:
1. 營銷員:從事市場調查、商品與服務推銷工作的人員。
2. 汽車生產線操作工:操作、調整汽車涂裝、焊裝、沖壓、機加、熱處理、鍛造、鑄造等生產線設備、工裝,加工汽車零部件的人員。
3. 快遞員:負責快遞物品的收發、分揀、配送等工作的人員。
4. 餐廳服務員:在餐飲場所為顧客提供點餐、上菜、清理等餐飲服務的人員。
5. 商品營業員:在零售商店或超市中負責商品銷售、擺放、整理等工作的人員。
6. 家政服務員:提供家庭日常生活照料、護理、清潔等服務的人員。
7. 保潔員:從事公共場所、公共區域、公共設施、公共水域的水面以及建筑物內外清潔、維護工作的人員。
8. 保安員:負責安全保衛、巡邏、守護等工作的人員。
9. 包裝工:負責產品的包裝工作,包括裝箱、打包、封口等。
10. 車工:操作車床,進行工件旋轉表面切削加工的人員。
這些數據反映了當前中國人力資源市場對于這些職業的高需求,同時也指出了制造業、服務業等行業的勞動力短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