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團關系往哪里轉
畢業后團組織關系的轉接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它涉及到團員的身份驗證、團費繳納、檔案轉移等多個方面。以下是畢業后團組織關系轉接的一些常見情況和操作指南:
1. 升學的畢業學生團員:應將團組織關系轉至錄取學校的團組織。如果是繼續在本校讀研,需要將團組織關系轉至相應的研究生團支部。
2. 已落實工作單位(含自主創業)的畢業學生團員:應將團組織關系轉至工作單位團組織;若工作單位未建立團組織,應轉至工作單位所在地的鄉鎮街道團組織。
3. 參軍入伍的畢業學生團員:由原就讀學校團組織或團員本人在“智慧團建”系統上發起團組織關系轉接申請,省級團委審核通過后,該學生團員將進入特殊單位專屬庫進行集中管理。
4. 離校前未升學或未落實就業去向的畢業學生團員:可將團組織關系轉至戶籍所在地、生源地或本人、父母居住地的鄉鎮街道“流動團員團支部”。
5. 出國(境)學習研究的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可保留在原就讀學校,由學校團組織編入“出國(境)學習研究團員團支部”集中管理。
6. 延遲畢業的學生團員:由原就讀學校團組織在“智慧團建”系統中做好標記,并創建“延遲畢業團組織”進行集中管理。
操作流程通常包括:
- 登錄“智慧團建”系統或相應的團組織管理系統。
- 團員需要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轉接。如果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幫助,可以聯系所在學校的團委或相關團組織。團員在轉接過程中應保持與團組織的聯系,以便及時獲取幫助和指導。
畢業生的團關系轉到哪
畢業生的團組織關系轉接登錄“智慧團建”系統申請將團組織關系轉出。個人提出線上申請后,由所在團支部完成線上轉出審批,由錄取學校團組織完成轉入審批。
2. 已落實工作單位(含自主創業)的畢業學生團員:由團員本人通過“智慧團建”系統申請將團組織關系轉接至工作單位團組織;工作單位尚未建立團組織的,應轉接至工作單位所在地的鄉鎮街道或村(社區)團組織。
3. 出國(境)學習研究的畢業學生團員:畢業學生團員離校出國(境)前應提交保留團組織關系的書面申請,經所在學校團委審批后,由所在學校團組織編入“出國(境)學習研究團員團支部”集中管理。
4. 出國(境)工作的畢業學生團員:因公出國(境)畢業學生團員,在出國(境)前將其團組織關系轉至派出單位的團組織。因私出國(境)的畢業學生團員(求學除外),由團員本人通過“智慧團建”系統申請將其團組織關系轉接至戶籍所在地或本人、父母居住地的鄉鎮街道團組織。
5. 離校前尚未落實就業去向的畢業學生團員:由團員本人通過“智慧團建”系統申請將團組織關系轉接至團員本人戶籍所在地、生源地或本人、父母居住地的鄉鎮街道“流動團員團支部”。
6. 畢業后參軍入伍的學生團員:由團員本人按照部隊的時間要求在“智慧團建”系統上發起團組織關系轉接申請,省級團組織負責審核通過后,該學生團員將進入特殊單位專屬庫進行集中管理。
7. 延遲畢業的學生團員:由所在學校團委在“智慧團建”系統中對其做好標記,并創建“延遲畢業團組織”進行集中管理。
8. 轉至鄉鎮街道團組織的團員:因就業單位無團組織,未就業等原因轉至鄉鎮街道的畢業學生團員,由團員本人通過“智慧團建”系統申請將團組織關系轉接至工作單位所在鄉鎮街道團組織。
具體的轉接流程和操作指南,團員可以通過登錄“智慧團建”系統進行操作,或者聯系所在學校的團委獲取幫助。
入黨之后還需要轉團組織關系嗎
團員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仍保留團籍,直到年滿二十八周歲,如果沒有在團內擔任職務,才不再保留團籍。已經入黨的畢業學生團員如果還未滿28周歲,仍然需要轉接團組織關系。
對于已經入黨的畢業學生團員,其團組織關系的轉接方向一般應與黨組織關系轉接方向保持一致。但如果團員檔案存放在人才市場,團組織關系可以不必與團員檔案存放地一致。
如果團員畢業后成為勞務派遣工,其團組織關系應優先轉至用工單位的團組織;若用工單位未建立團組織,可以轉至勞務派遣單位的團組織或團員戶籍所在地的鄉鎮街道團組織。對于已找到工作的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應轉至工作單位團組織,而不是轉往戶籍地。
團組織在接收團員組織關系時,如有必要,可以采取適當方式查核團員檔案,但不得強制要求團員個人提供團員檔案,也不得因查核團員檔案的進度影響團組織關系的轉接工作。
對于組織關系已轉入的團員,團組織應與團員本人保持聯系,更新團員信息和聯系方式,并安排團員到支部線下報到,同時進行教育、管理、監督、服務,開展“三會兩制一課”、團費收繳等基礎團務工作。如果團員前往外地工作或學習,應及時按規定將其團組織關系轉出。